【柿子日報記者李玲/台南報導】在大腦神經退化性疾病中,阿茲海默症排名第一,帕金森氏症排名第二,血管性帕金森(Vascular Parkinsonism)是次發性找得到原因的帕金森症候群之一


帕金森氏症五十多歲的高姓小姐自2023年10月開始左手有搓藥丸狀顫抖,2024年4月洗碗沒辦法像以前一樣洗得順手,穿衣服越來越吃力,寫字也越寫越小,綁鞋帶不順,炒菜也有不順手的情形等上肢帕金森症狀,2024年10月表情開始僵化,走路越來越慢步,步伐越來越小,從椅子起身越來越困難等其他臉部,軀幹和下肢帕金森症狀,2025年9月至郭綜合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甲狀腺功能顯示是正常,電腦斷層顯示輕微腦退化,給予多巴胺類藥物治療,對多巴胺類藥物反應良好,帕金森症狀改善。



血管性帕金森六十八歲陳女士於2023年7月有突發腦梗塞中風的病史,門診持續抗血小板類藥物治療,2025年6月開始腳步變得遲滯不前,動作變得較為遲緩,或走一段路後會小碎步往前衝,但並無上肢顫抖,2025年8月在本院接受進一步影像檢查,顯示有腦室旁,近基底核處腔隙型梗塞,同時給予低劑量多巴胺類藥物,以改善下肢帕金森症狀,並同時安排積極復健,且建議病友養成規律的運動。


血管性帕金森因為是腦中風所造成的,所以其發生的模式會跟腦中風發生的模式一樣:有時會突然或急性發生,或是會階梯式惡化。所以病患有「突然」腳步變得有點遲滯不前 ,或走一段路後會小碎步往前衝。


血管性帕金森只是臨床症狀類似帕金森氏症,並不是真的帕金森氏症,其致病機轉,成因和退化性的帕金森氏症是截然不同的,其腦部的多巴胺系統大部分是沒有缺損的。
血管性帕金森的症狀治療,所使用的藥物和一般用來治療帕金森氏症的藥物類似,以低劑量多巴胺為主,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就如同腦中風後的病患一樣,復健和養成規律的運動,對於血管性帕金森病友也是非常重要的。
歡迎府城鄉親~若有手抖腳抖或動作遲緩症狀的情形,可至郭綜合醫院神經科門診,接受進一步檢查與評估!
留言列表


{{ article.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