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柿子日報記者李玲/台南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與台灣癌症登記中心的資料顯示,肺癌是一個常見且不可忽視的重要癌症根據2024年年底國民健康署公布的統計資料,以發生人數而言,肺癌連續兩年為首位,大腸癌為第二位,乳癌則排第三位。以發生率而言,乳癌則排第一位,肺癌第二位,大腸癌第三位。癌症死亡率肺癌連續十年為首位,排名高於前幾種常見癌症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此種癌症診斷時約半數已經轉移到其他臟器,第四期五年存活率僅有14 %要如何提高肺癌存活率,一直是臨床醫師關注與努力的問題。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提高肺癌存活率可由下列幾個方向討論,第一,減少肺癌危險因子,進而減少肺癌發生;第二,減少晚期肺癌,包括早期診斷與篩檢;第三,增加肺癌治療效果。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常見的肺癌危險因子包括年齡,遺傳因素(有家族史者易罹患),吸菸或二手菸(台灣癌症登記五成新個案與吸菸有關),環境污染(暴露於石棉或氡氣等),原有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結核等),其他輻射與化學藥物暴露。這些危險因子有些可以減少,如戒菸或減少職業環境的曝率,但有些是不可改變的因子,如年齡與遺傳因素。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早期診斷除了注意肺癌症狀,包括持續咳嗽,咳血,呼吸急促,喘鳴聲,持續胸痛且有惡化情形,聲音沙啞,無預警體重下降食慾不振,其他肺癌轉移造成的併發症 (骨骼疼痛,四肢關節痠痛,淋巴結腫大)透過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與正子攝影等)組織切片等,來診斷肺癌的組織型態與分期。若有廣泛的淋巴結轉移產生遠處轉移(如腦部、肝臟、骨骼等處)便是無法使用手術治癒的晚期肺癌,台灣超過五成的患者在診斷時就已經屬於晚期,超過四成屬於遠端轉移的第四期肺癌;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統機資料顯示,近年來因為治療藥物進步,第四期肺癌患者五年存活率雖然已漸漸提升,但仍只有14%,與第一期肺癌五年存活率約95%相比,相差甚鉅。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國家肺癌篩檢試驗 (NLST)國內針對非吸菸者肺癌篩檢研究 (TALENT),與其他臨床試驗,使用每年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診斷早期肺癌,減少相關併發症,增加治癒率(第一期占 77-50%,第四期占 2-22%);針對高危險族群可減少肺癌死亡率達20-50%;降低總死亡率達 5-7%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的早期篩檢為近年來成為重要的議題。國民健康署於20227月開始執行肺癌篩檢計畫,並於202411日起,擴大肺癌篩檢服務,下修具肺癌家族史之篩檢對象年齡5歲;此外,參考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建議將重度吸菸者吸菸史條件放寬。目前建議接受篩檢對象為具有肺癌家族史(具血緣關係的一級親屬有肺癌病史)4574歲男性,4074歲女性;5074歲重度吸菸者(吸菸史達20包年以上)仍在吸菸或戒菸未達15年。符合資格者每兩年可接受一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 (LDCT)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流程為執行低劑量電腦斷層基礎篩檢,若無肺部結節,則每兩年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至少兩年;若有肺部結節,則依照結節的影像性質與直徑大小,在3-12個月內追蹤電腦斷層,或直接進行切片等近一步檢查。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案例一為68歲女性,有肺癌家族史。202412月 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上肺葉一個毛玻璃樣結節,6個月後追蹤電腦斷層,毛玻璃樣結節由2.7公分增大為3.2公分,後續接受電腦斷層指引腫瘤切片,確診為肺腺癌(adenocarcinoma),正子攝影評估臨床分期後,接受手術治療,確認病理分期為第一期。術後恢復良好,接受定期追蹤。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柿子日報 的頭像
柿子日報

柿子日報

柿子日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