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柿子日報記者李玲/台南報導】蘇先生是一位六十多歲的退休工人,獨自在北部生活,平日下午最喜歡和三五好友在公園聊天泡茶。某天下午,他和朋友下棋的時候,突然一側的手臂和腿感到無法動彈,說話也變得困難,朋友立刻叫了救護車,將他送往醫院,經過檢查,醫師確認蘇先生患了缺血性腦中風。在急救室,醫生告訴蘇先生以及其朋友,中風是由於大腦某部分的血液供應突然中斷所引起的,這可能是因為一塊血栓堵塞了血管,加上蘇先生的左側身體無法動彈,他被診斷為偏癱,這是一種常見的中風後遺症。

『頸動脈狹窄:未來中風的預警燈!』

『頸動脈狹窄:未來中風的預警燈!』

『頸動脈狹窄:未來中風的預警燈!』

『頸動脈狹窄:未來中風的預警燈!』

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蘇先生罹患有高血壓多年,另外還有抽菸的習慣,但他並未嚴格遵守醫師的建議進行控制。高血壓為引發中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抽菸也會引起動脈硬化,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隨後,醫師安排蘇先生進行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右側內頸動脈嚴重狹窄。頸動脈狹窄是一種常見的血管疾病,頸動脈是向大腦供應血液的主要血管之一,當這些血管變窄時,就會增加中風的風險。為了避免再次中風,醫生建議蘇先生接受頸動脈支架置放手術。這是一種微創手術,通過在狹窄的頸動脈中放置一個金屬支架,來保持血管的通暢。然而,因為蘇先生長期一個人在北部生活,之後的中風復原是條漫漫長路,家人希望將他接回台南就近照顧,所以沒有在北部的醫院接受頸動脈支架置放手術。

『頸動脈狹窄:未來中風的預警燈!』

『頸動脈狹窄:未來中風的預警燈!』

『頸動脈狹窄:未來中風的預警燈!』

『頸動脈狹窄:未來中風的預警燈!』

『頸動脈狹窄:未來中風的預警燈!』

回台南後,家人將蘇先生帶來台南新樓醫院就診,經由神經內科醫師的推薦,蘇先生來到心臟內科曾宣靈醫師的門診,曾醫師仔細地看完蘇先生在北部醫院的治療過程和檢查報告,與蘇先生解釋頸動脈支架置放手術的風險,在和家人詳細討論後,蘇先生決定接受這個手術。手術當天,蘇先生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進入手術室。手術過程中,曾醫生從他的鼠蹊部用微創的方式,由股動脈穿刺放入導管,沿著血管推送到狹窄的頸動脈部位,然後置放支架。手術非常成功,蘇先生的頸動脈血流恢復正常。術後,蘇先生除了按時服藥,也把多年的菸癮戒了,雖然復健過程充滿挑戰,但在家人的支持下,蘇先生依然保持積極的心態,每天努力進行訓練。

『頸動脈狹窄:未來中風的預警燈!』

LINE_ALBUM_2024.05.31 曾宣靈醫師記者會_240531_1_0.jpg

LINE_ALBUM_2024.05.31 曾宣靈醫師記者會_240531_2_0.jpg

LINE_ALBUM_2024.05.31 曾宣靈醫師記者會_240531_3_0.jpg

LINE_ALBUM_2024.05.31 曾宣靈醫師記者會_240531_4_0.jpg

台南新樓醫院心臟內科曾宣靈醫師表示,腦血管疾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五位,而缺血性腦中風占所有腦血管疾病約七成,其中約三成有頸動脈狹窄的問題。病人可能沒有明顯症狀,或是會出現一側肢體無力、口眼歪斜、語言不清或單側失明等情況。因此,曾經出現腦部缺血症狀的病人,以及有其他血管疾病高危風險的病人,都應進行頸部血管超音波檢查,若檢查顯示有嚴重狹窄,病人應立即接受進一步治療。

LINE_ALBUM_2024.05.31 曾宣靈醫師記者會_240531_5_0.jpg

LINE_ALBUM_2024.05.31 曾宣靈醫師記者會_240531_6_0.jpg

『頸動脈狹窄:未來中風的預警燈!』

曾宣靈醫師提及,頸動脈支架置放術相較於傳統外科手術,因爲傷口小、復原快,加上支架設計和保護器材的進步,已逐漸成為頸動脈狹窄的治療主流,不過仍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目前台灣健保給付的頸動脈支架使用規範為:有症狀的頸動脈狹窄大於60%以上;無症狀的頸動脈狹窄大於80%以上。『頸動脈狹窄:未來中風的預警燈!』

『頸動脈狹窄:未來中風的預警燈!』

『頸動脈狹窄:未來中風的預警燈!』

『頸動脈狹窄:未來中風的預警燈!』

蘇先生的案例讓我們知道,中風及其併發症是可以通過及時的醫療協助和正確的生活型態調整來減少風險的,高血壓的控制對於預防中風至關重要,而現代醫學技術如頸動脈支架置放術,則為病人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柿子日報 的頭像
    柿子日報

    柿子日報

    柿子日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