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日報記者李玲/台南報導】永康區西灣社區發展協會於9月22日於永康區西灣里活動中心辦理社區營造成果展,今年以資源融合為主旨,邀請關廟區東勢社區東勢旺來宋江陣來與永康西灣社區社區劇場相互切磋演出,再次呈現『武陣與文陣』的藝術差異,也把社區的歷史痕跡再次呈現,勾起居民無限的回憶與感情,活動結合歷史悠久的宋江陣武術表演與當代的社區文化劇場,為社區居民帶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饗宴。

【柿子日報記者李玲/台南報導】永康區西灣社區發展協會於9月22日於永康區西灣里活動中心辦理社區營造成果展,今年以資源融合為主旨,邀請關廟區東勢社區東勢旺來宋江陣來與永康西灣社區社區劇場相互切磋演出,再次呈現『武陣與文陣』的藝術差異,也把社區的歷史痕跡再次呈現,勾起居民無限的回憶與感情,活動結合歷史悠久的宋江陣武術表演與當代的社區文化劇場,為社區居民帶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饗宴。

【柿子日報記者李玲/台南報導】「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10周年!品牌節目「青少年扮戲計畫」《O》由臺灣青少年劇場指標性劇團「影響‧新劇場」推出,即將在8月9日至11日於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熱烈登場,邀請大家一同進入劇場欣賞青少年的青春吶喊。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和影響.新劇場共同合作,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青少年劇場計畫」支持下,「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青少年扮戲計畫」今年邁入10周年,已累積233場推廣活動,有來自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臺中、彰化、南投、美國等53區63所488名高中職學校或自學生參與培訓演出,有118位成員就讀國內外表演或藝術系所。創作《少年蒙太奇》、《在路上》、《萬花筒》、《發角》、《共振》、《出脫》、《倒彈》和《i 負一開根號》、《Detour》、《O》10齣青少年劇場原創作品,完成中南部65所校園巡演,4萬人次參與活動,成為培育臺灣表演藝術新秀的搖籃。
【柿子日報記者李玲/台南報導】在台灣屬於極稀有迷鳥的「彩䴉」,連績5年都有出現在台南市北門區,今天首見育雛的情況,應該是彩䴉在台南繁殖的首筆紀錄,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表示,台南的環境良好,因此吸引迷鳥彩䴉等鳥類來覓食棲息甚至繁殖育雛,有可能會定居台灣台南,成為台灣「鳥類新住民」。

【柿子日報記者李玲/台南報導】在眾多學子和家長的引頸期盼下,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今年暑假將再度展現「點石成金」的驚人成效。2024年8月6日至10日,於歸仁文化中心的「臺南國樂基地」,號召自國小到大學的國樂愛好者,一起接受為期四天的音樂洗禮,由名師指導、排練,並於第五天上台作成果發表,這場音樂會也將邀請民眾一起見證學員們的成長與蛻變。

【柿子日報記者李玲/台南報導】亞洲最具指標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展會「2024 臺灣文博會」即將於 8 月 23 日至 9 月 1 日在臺南文創園區、321 巷藝術聚落及大臺南會展中心盛大登場。文化部今(5)日特別在臺南舉辦媒體交流會,除介紹整體文博會的策展主題,更邀請臺南在地策展團隊首度曝光今年「寶島百面 pó-tó pah-bīn」文化策展主題展區及各個子展區,以及歷年規模之最的品牌商展區。

【柿子日報記者李玲/台南報導】今夏,台北迎來了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為藝術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全新視覺盛宴。而在七月底,統一集團旗下的玲廊滿藝推出一場特別的插畫雙聯展——《想和你說個故事》。本次展覽將展示插畫家獅子小英與袁夢的作品,邀請觀眾一同踏入他們充滿童趣與夢想的插畫世界。

【柿子日報記者李玲/台南報導】「神鬼行者」許献平、新銳作家鄭明、百萬小說家詹明儒,7月22日上午聯合於臺南市新營區華味香景觀宴會餐廳,舉辦「三人四書」新書發表會,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長謝仕淵,南北各地的專家學者、藝文人士,前來共襄盛舉,肯定3位作者的出版新書成功表現。
由鹽鄉文史工作室主辦「3人4書」新書發表會,與會貴賓包刮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謝國興、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長謝仕淵長、龍崎區長陳新澈、成功
【柿子日報記者李玲/台南報導】臺南400年,信誼基金會以臺南安平傳統「守護」精神的百年劍獅為代表,兒童劇《劍獅出巡》是信誼基金會40周年、信誼幼兒文學獎30周年躍上舞台的經典代表作,兒童劇改編自台南在地童書創作者劉如桂信誼幼兒文學獎得獎圖畫書《劍獅出巡》,將在8月23至25日 (五~日)假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哇劇場演出,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欣賞這齣精采的演出。


【柿子日報記者李玲/台南報導】全國知名的「臺南普濟燈會」,由民間發起,公私協力,自2013年首辦以來, 打造超過1萬5千盞的手繪燈籠作品,創造1萬5千個參與家庭的故事與回憶, 十二年來也累計百萬人次民眾參觀,獲得媒體票選為臺灣十大燈會之一,更成為 春節連假期間,國人造訪臺南必玩必拍的景點之一。此次在臺南四百的歷史時刻, 臺南普濟燈會經由文化局「《臺南400+》民間參與計劃」的補助,再度邁出國門, 前進日本仙台展出原汁原味的臺南節慶文化氛圍。
【農民時報記者林裕閎/臺南報導】有多久沒有靜下來親近身邊的溪流與河海?水做為餵養生命與文化的核心元素,「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臺南400文化治理特展,已於臺南市美術館2館盛大展出。今(12)舉辦特展開幕式,邀請共同參與踏查、書寫與創作的藝術家與團體來到展場,從各自的角度現身說法。開幕式更特邀立人國小與臺南一中,這兩間分別位在府城古溪流德慶溪上、下游的學校,透過他們演出與歌聲,連接起臺南地貌的百年變遷,也演繹著溪水上下游川流不息也未曾中斷過的無聲對話,為「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特展帶起開幕精彩高潮。
